中国磁力“单项冠军”,从运城盐湖走出
谁能想到,手掌十分之一大小的金属薄片,竟藏着中国高端制造的“硬核力量”?9月23日上午,2025年“高质量发展中国行·新质领航山西实践”采访团走进位于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来到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探寻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创新密码。
▲采访团参观生产车间
作为国内单厂产能最大、生产工序最全的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,中磁科技拥有8000吨年产能的全自动生产线,厂区占地301亩,已摘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(产品)称号,2024年还获评国家“绿色工厂”,当前正冲刺1.2万吨年产能,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产能。
深耕磁科技领域多年,中磁科技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,深度挖掘磁科技在新能源、智能制造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,明确“以磁材料研发为根基,以磁应用产品创新为突破点”的发展路径,在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机器人等磁性组件供应领域持续发力。
既高端,也日常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路上跑的雅迪、爱玛、新日等主流两轮车,很多都装着这颗“动力心脏”。据了解,今年单是雅迪一家,就从中磁采购了超500万套磁钢!技术部的尉江介绍,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、汽车空调等领域,与西门子、飞利浦等国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,重点布局汽车电机磁钢与伺服电机磁钢赛道。
展开全文
▲了解生产状况
今年2月,中磁科技董事长董清飞受邀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,这是山西省惟一参加的企业家代表。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钕铁硼材料研发专家,返乡创业二十多年的董清飞,把“创新”刻进了企业基因。今年中磁的研发预算直接拉到4000万元,还联合多所高校共建实验室,一边攻关新技术新工艺,一边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。
如今,中磁科技拥有专利178项,发明57项,实用新型121项。拥有两名钕铁硼材料学研发的工学博士,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,是山西省优秀企业和百强潜力企业,成为山西从“靠资源”转向“靠技术增值”的典型代表。
“本次参观最核心亮点是‘创新研发跟产业需求精准匹配’。”参观完成后,央广网记者尹琳岑表示,“公司首创的双合金工艺,不只是实验室技术,能直接对接山西重点发展的风电、电动车等新能源产业;同时它从传统稀土加工做到高端磁钢量产,这也是一个突破。”
▲生产车间
评论